正面设计:童友明 | 正面雕刻:童友明 |
背面设计:余敏 | 背面雕刻:余敏 |
发行年份:1996年 | 面额:5.00元 |
发行量:35000枚 | 实铸量:35000枚 |
材质:金币 | 质量:普制 |
重量:1/20oz | 直径:14mm |
在佛教供奉的诸多菩萨中,人们最熟悉、最感亲切的,恐怕要数观世音菩萨了。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亦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因唐朝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将观世音略称为观音。据印度的传说,观音菩萨原是转轮圣王无诤念的大太子,他与其弟一起修行,侍奉阿弥陀佛,成为“西方三圣”之一。观音具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与一切众生苦”的德能,能现三十二中化身,救十二种大难。我国自隋唐以来,观音信仰随佛教的兴盛在民间深入人心,观音形象逐步脱离印度传说模式,代之以中国化的女性形象。
佛教,是中国受众最广的宗教之一,在佛教诸神中,没有哪一位神灵能象观音菩萨那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广大老百姓。不管是在流传甚广的石窟壁画中,抑或是在五花八门的影视文学作品中,观音菩萨都是慈悲和善良的化身,代表着中国人最最纯真的希望和理想。但对于观音的形象,却历来观点不一,存世的佛教壁画和典籍当中,观音造型也是千姿百态,分类复杂,有杨柳观音、送子观音、千手观音、如意观音、金轮观音、托钵观音、金莲观音、合什观音等诸多形象。这一特点反映到中国贵金属币的制造和发行上,便是观音系列纪念币的千姿百态,不一而足,艺术家们在充分吸收了传统佛教绘画风格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独特的理解,创造出了许多流传甚广的传世佳品。
“玉瓶观音”金银币是余敏第二次接触观音题材。虽然设计图稿相对简单,只是线条勾勒出来的观音法相,但因有前期“莲座观音”金币的创作经验,所以他对“玉瓶观音”金银币的浮雕制作胸有成竹。
欣赏“玉瓶观音”金银币,最为出彩的特点在于头饰的表述:观音所束之发,分为两边展开的波浪髻鬟编织精巧,多少有炫耀之色彩,所以外罩的披帛,只是象征性地系在脑后。因此头饰繁杂而充满变化,主次突出而明晰。尤其是层次关系的把控,或前或后,或起或伏,恰到妙处。深一分过凹,浅一分过凸,与之相对,观音衣着又十分简洁。但简洁不等于简单,在金银币描述中,不仅不因此而淡化,反而,还以缜密之笔精雕细刻。最终表现于币面,衣纹组合疏密有致、线条描绘舒展飘逸,由此也越发衬托出观音丰满的形态和宽厚的心地。
暂无
--Copyright @ 2017--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上海贝海拾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