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设计:童友明 | 正面雕刻:童友明 |
背面设计:刘健雄,曾成沪 | 背面雕刻:曾成沪 |
发行年份:1995年 | 面额:5.00元 |
发行量:3000枚 | 实铸量:3006枚 |
材质:银币 | 质量:精制 |
重量:1/2oz | 直径:33mm |
曾成沪接触的“观音”题材不是很多,前后共做过两枚,前一款是1993年发行的“莲座观音”金币,此次为第二款。从个人的审美认知,他更偏爱“莲花观音”图稿设计。“莲座观音”图稿为全身坐像,比例相对较小,又包括祥云、莲座等诸元素,略显繁杂。“莲花观音”图稿为半身法相,背景除单线条圆环外别无他物,简要,简洁,简练。对于雕刻创作,可以把笔墨重心全部置于“观音”神态的刻绘。
“莲花观音”设计原稿只是简单的线条勾画,虽有形似之态,但无神似之韵。贵金属币立体塑造,还需要对历代“观音”造像做更深层的研读。相比较,曾成沪更倾心于唐代中晚期的“观音”造像。笔随意行,表现于币面,“观音”体形丰腴,五官端正,既有雍容之法相,又有华贵之神态,尤其是鼻唇之处的描绘,丰盈而圆润,精致而奇巧。不仅如此,唇角两端,还浮现出淡淡的笑意。与之相对,“观音”头顶的发式——以盘叠之形梳理而成的盘桓髻,又以繁杂形态表述,这也是曾成沪整个雕刻过程话费时间与精力最多之处。当年长安街头,螺髻风靡一时。发髻编、盘、叠等手法并用,最终盘叠成螺状,大者有四,分左右置于头顶;小者十余,波浪状结于两侧。“青螺如髻秀堪餐”,自有一种高贵与秀美。曾成沪的表述注重雕刻语言的组织转换,阴刻与阳刻交织运用,光线明暗深浅合理设置,使得本来就繁杂的发式,更具有强烈的立体与透视效果。
--Copyright @ 2017--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上海贝海拾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