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设计:童友明 | 正面雕刻:余敏 |
背面设计:陈坚 | 背面雕刻:罗永辉 |
发行年份:1984年 | 面额:1000.00元 |
发行量:250枚 | 实铸量:250枚 |
材质:金币 | 质量:精制 |
重量:12oz | 直径:70mm |
1982版“熊猫”金币的铸造和发行销售获得了空前成功,为了扩大销售,不少国外金币代销商提议在“熊猫”金币上加上面额,使其更具国家法定货币的特征。经反复研究并借鉴国外的经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83年版“熊猫”金币开始,在币面上标注人民币的象征性面额。同时规定,中国“熊猫”金币每年更换图案,表现不同姿态的野生状态下的大熊猫形象,增加“熊猫”金币的艺术魅力。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发行“熊猫”12盎司金币。设计者陈坚认为。1984版“熊猫”12盎司金币在图案设计上应该继续沿袭小规格“熊猫”金币的思路,大熊猫采取左侧对着观赏者,手里拿着一段青竹,似乎马上要咬上一口。而相比同年的小规格“熊猫”金币,这枚大规格“熊猫”金币更强调表现大熊猫生活的野生环境。大熊猫背景上安排了一排青竹,大小共有3株,小小竹笋还冒出尖。相比早期发行的其它“熊猫”金币,该“熊猫”12盎司金币在图案上的装饰味淡了一些,更强调变现自然、野生状态下的大熊猫形象。在工艺上,则进一步发扬“以凹作凸”的工艺技法特点,借助金属折光的原理,不仅鲜活地表现出了大熊猫黑白强烈对比的双色皮毛,而且将大熊猫的形象打造得更具立体感、生动感与拟人化。
对于“熊猫”12盎司金币,收藏界有这样一种观点:“熊猫”12盎司金币直径为70毫米,其直径比5盎司金币大,比20盎司和1千克金币小,在观赏性上有其独特之处。但由于制作12盎司金币要特制胚饼,且发行数量较少,所以在金银币从出口创汇转内销为主后,中国的大规格金币主流里就没有了12盎司金币的踪影,所以这是一个很有研究和收藏鉴赏价值的品种。而在“熊猫”选题金银纪念币中,自1984年到1995年陆续发行了10款“熊猫”12盎司金币。其中,1984版“熊猫”12盎司金币的币边为光边,因为发行量少,其币边有手工敲打出的编号,因此也具有非常特殊的收藏意义和研究价值。
暂无
--Copyright @ 2017--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上海贝海拾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