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设计:钟有琴 | 正面雕刻:宋津民 |
背面设计:钟有琴 | 背面雕刻:宋津民 |
发行年份:1980年 | 面额:1.00元 |
发行量:2000枚 | 实铸量:2000枚 |
材质:铜币 | 质量:精制 |
重量:24g | 直径:33mm |
“第13届冬奥会”金银铜纪念币是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第一款“体育”系列纪念币。它与同年发行的“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金银铜纪念币几乎是同时提出选题,但设计时间晚于“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金银铜纪念币,而发行时间却又早于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金银铜纪念币。“第13届冬奥会”金银铜纪念币也是中国造币公司和美国佛蒙特州蒙彼利埃市国际辅币与货币公司的联手制作。
“第13届冬奥会”金银铜纪念币正面图案的设计,可以说既有创新又有突破。国徽底面的背景为13根细而挺拔的弧线。就设计角度而言,弧线从底边中间向上放射,将各散点统合起来,显现优美的动感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弧线也如一束绽放的礼花,暗含喜庆色彩,恭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取得合法地位。
男子现代冬季两项,一是越野滑雪,一是射击,将两种特点完全不同的竞赛项目组合到一起,既要求运动员要有由动转静的能力,又要有由静转动的能力。拥有亲在设计中,可能在“静”上考虑的更多一些。钟友琴个人认为,最成功的地方不是运动员身姿体态的表述,而是运动员神韵的表述——表情是淡然的,动作是严谨的,目光是坚定的,面对赛场上的比拼,可能不会获胜而归,但重要的是奋力参与其中的竞争与拼搏精神。
“男子现代冬季两项”运动是由滑雪狩猎演变而来的。“男子现代冬季两项”金银铜纪念币的构图分内外两个区域,外环为凸面雪花,内环为凹棉雪花,整个创意十分新颖。主图的设计与雕刻都准确地把握到了男子现代冬季两项“越野滑雪”与“射击”的内涵,设计师与雕刻师利用各自的语言在有限的尺幅之内,把男运动员的力量与睿智做了淋漓尽致的展示与发挥。
关于“第13届冬奥会”金银铜纪念币与“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金银铜纪念币的正面图案设计,当时的国家体委明确要求必须体现“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元素,包括文字与图案。当时的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刚在国际奥委会回复合法地位,会徽还没来得及考虑。于是就变通,以奥运五环为底,上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由此构成中国奥委会会徽。
美国佛蒙特州蒙彼利埃市国际辅币与货币公司在境外为“第13届冬奥会”金银铜纪念币的发行不仅进行了周密、细致、专业的推广,而且还根据不同材质及加厚币、薄币等印制了各种不同版本的鉴定说明书、认购单等。为我们国家在贵金属纪念币的发行与销售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为“第13届冬奥会”金银铜纪念币平添了许多集藏的乐趣。
--Copyright @ 2017--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上海贝海拾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