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设计:余敏 | 正面雕刻:余敏 |
背面设计:罗永辉 | 背面雕刻:罗永辉 |
发行年份:1984年 | 面额:10.00元 |
发行量:6000枚 | 实铸量:6000枚 |
材质:银币 | 质量:精制 |
重量:24g | 直径:39mm |
陈嘉庚,中国革命同盟会会员,爱国华侨领袖。1874年10月21日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村,1961年在北京逝世,遗体移集美鳌园安葬。历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毛泽东主席特题“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八个大字赞誉。
取集美学校建筑群为“陈嘉庚诞辰110周年”纪念银币的正面突破,这在当时是一个理念上的突破。
将集美学校作为币面,如此决策,在当时政治环境下需要一定勇气。但从设计角度来说,以集美学校建筑群为正面图案的主要元素,是对“陈嘉庚诞辰110周年”纪念银币主题更深层次的加强、丰富与补充。
艺术形象气质的刻画是设计这枚纪念银币的立足点,也是人物纪念币设计雕刻中历来被重视和研究的内容,是一个有难度的课题。如何恰如其分地把握人物的形象气质,使之既真实可信,又不陷人一般概念性描述,极为重要的一点是综合自己的感受,在神与形的糅合中寻求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的表现。因而在设计图稿中,我打破了习惯使用的左右对称的正面构图,有意将两肩省去,使西服领子和领带明显突出,借此体现陈嘉庚先生的身份特点;又将它们的下端引向一边,以强调头、颈和胸的转折关系,再将这种转折所造就的气势引向眼神,通过眼神,使这股逐渐加强的气势放射出来,传达给人们,以产生情感上的交流。
作为设计与雕刻者,罗永辉认为,陈嘉庚的圣贤精神不仅属于养育他的祖国,属于他安身立命的南洋,其至德至圣的人生境界,理所应当成为整个民族的楷模。谈到这样的人物塑造,许多年后罗永辉总结道: 做伟人、名人像,不仅要去体验,更要去扮演。光体验是不够的,扮演才知道是否贴切,体验可以深深浅线,而扮演则必须神形兼备。
鉴赏时,如果我们的思想可以到达那个境界,对于人物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银币上塑造的陈嘉庚,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人物,还承载着民族文化精英和时代精神。曾经的历史或许会渐渐地被时间冲刷而淡忘掉,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不管圣人抑或凡夫,其实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或许都保存着一份珍贵的情怀,走近这个人物,也就是走进我们的内心。
暂无
--Copyright @ 2017--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上海贝海拾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