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设计:钟有琴 | 正面雕刻:谢蕾美 |
背面设计:钟有琴 | 背面雕刻:陈妍音 |
发行年份:1982年 | 面额:200.00元 |
发行量:1500枚 | 实铸量:1500枚 |
材质:金币 | 质量:精制 |
重量:1/4oz | 直径:22mm |
“第12届世界杯足球赛”金银铜纪念币是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世界杯足球赛”系列的开山之作,它包括金币、银币、铜币,同时也是“世界杯足球赛”系列中材质最多的一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足球发展史上,1982年的世界杯足球赛事是中国足球队凭借自己实力最接近决赛圈的一次。
1980年,钟有琴受邀参与“第13届冬奥会”金银铜纪念币和“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金银铜纪念币的设计,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好评。第12届世界杯足球赛金银铜纪念币的设计一开始并没有考虑由钟有琴设计,但由于其他人设计的几套图稿始终无法令人满意,于是,朱纯德又找了钟有琴。
纪念币的正面图案共用同一正面图案为国徽并刊国名、年号。纪念金币背面图案为运动员射门图,主体画面上方刊有“世界杯足球赛”字样及面额;纪念银币2枚,背面图案分别为断球图、传球图,画面刊有世界杯足球赛字样及面额。
关于“射门”金币背面图稿的整体风格,我在设计中把握的点是“骁勇”二字,是男性足球运动员力量、技艺与智慧的完全展示。但因为尺幅太小,表现足球场场地时,用的也是象征性描述一一沿金币外边环3道细线,象征球场外的椭圆形跑道。同时,我考虑这3道细线也可比作足球的运行路线,或飞滚于草地,或凌越于半空,疾如流星。设计图稿完成,整个画面
充盈着如火般激情的动感。
在“射门”金币的币面,足球运动员上身稍稍后倾,左腿呈半屈状,右腿平抬,脚背平躬,典型正脚背射门的姿态。在足球运动中,正脚背射门力量大、准确性高,可运用于射正面、斜侧、转身或低平球,也可运用于横扫、摆、弹、抽、倒勾等凌空球。运动员两手臂前后大幅度摆动,无疑是一路奔跑过来抓到射门良机的那一刻,什么都顾不上了,低着头,目光随足球而动,最大愿望就是把足球攻人对方的大门。足球赛场激情爆发的一瞬间,让设计师钟有琴敏锐地捕捉到了,再经雕刻师陈妍音塑造,固定于币面,成为永恒。
“射门”铜币与金币本应为同一设计图稿,但在雕刻过程中却出现改动。金币背景由3道单条弧线象征性勾画出足球比赛场地,同时象征足球空中旋转飞行的速度。铜币币面却用宽面装饰圆环替代,圆环做成麻面,与底面镜面效果形成了强烈反差。优点是突出了球员的强健与骁勇,不足是宽而大的磨砂面积在视觉上限制了球员鲜活的动感,从而削弱了球员的速度与力量。此外,金币借用会徽取代足球,一石二鸟,既交代了因果关系,又交代了主题大背景。铜币平铺直叙,实打实是比赛用球。看似接近于真实,但实际淡化了艺术处理的效果,同时,也淡化了币面主题。
“第12届世界杯足球赛”金银铜纪念币后来引起了争议,因为其中的“赛”字,上为“宀”头,下却是一个“西”字。按现行用字规范,是典型的错别字。钟有琴在谈到这一点时也坦率承认: 当时从设计角度只考虑“赛”字结构太复杂,没有认识到国家货币的权威性。
--Copyright @ 2017--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上海贝海拾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